※以下錄取之稿件,全文繳交期限為 110年 9月30日(四)。
編號 |
投稿人 (按姓氏筆畫排序) |
篇名(暫定) |
1. |
江志宏 |
平安之境──論潔淨在嘉義城隍廟普度法會科儀中的意義 |
2. |
吳宏毅 |
清領時期諸羅城建城之空間密碼 |
3. |
吳盈靜 |
東石鄉情──顏崑陽的散文書寫 |
4. |
李貴民 |
近代東亞佛教視野下的新港奉天宮 |
5. |
李碩珞 |
顏思齊的虛與實 |
6. |
林和君 |
原漢之間的嘉義二二八書寫:以伐依絲與高英傑為論 |
7. |
林奇龍 |
從文協的一場講演會談起──嘉義「遊俠」劉明的民族認同及其實踐歷程 |
8. |
林美容、林伯奇 |
嘉義縣齋堂的歷史與現況初探 |
9. |
胡思瑜、林倩如 |
布袋王爺信仰的發展與變遷──以九龍三公為中心 |
10. |
浦忠成 |
曾文水庫源頭整治及其環境衝擊:以上游(達邦、樂野及山美)區段為例 |
11. |
浦忠勇 |
與土地獨特的精神聯繫──阿里山鄒族土地儀式蘊含的社會文化意義 |
12. |
翁汝儀、蔡長廷 |
八掌溪流域下游信仰探討──以義竹與鹽水為主 |
13. |
翁佳音 |
開臺第一村之虛與實 |
14. |
曾金承 |
1918年新港奉天宮徵詩作品研究 |
15. |
曾品滄 |
日治時期布袋鹽工的生計與生活 |
16. |
黃富三 |
1870年笨港天后宮進香事件:「三月瘋媽祖」變奏曲 |
17. |
褚填正 |
升格首廟:文資價值重現的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 |
18. |
蔡長廷 |
日治新港基層社會網絡──以神明會為中心的探討 |
19. |
蔡政惠、王譔博 |
伐依絲‧牟固那那《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中鄒族神話傳說與祭典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