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114學年度 『教與學研討會』 致詞

各位師長、同仁,早安:

  科技日新月異,局勢瞬息萬變,老師們接受的挑戰與新知源源不絕,壓力不亞於學生,而「教與學研討會」,不僅是一次專業的交流,更是我們迎接新學期前,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重要時刻。因此,在高等教育未來的藍圖,個人認為有三個更關鍵的問題

1. 學習機會的可近性與公平性:確保每一個學生,不論出生地或家庭背景,都能接受這高品質高等教育【參與率】

2. 學校轉型與新角色的支持系統:諸如「在地連結」、「教學創新」、「終身學習平台」,需要完整的人力支持、法規鬆綁與資源彈性【學校文化】

3. 依經費回到教育本身的價值:存在的價值及成為韌性的一環【人才培育】

  這樣肩負的責任,要感謝在座師長,願意擔負起為國家作育英才的重責大任,期能以「感念、感心、感謝」的心情,帷幄的「縱向當責、橫向溝通」,攜手實現「嘉大心、嘉大力、嘉大感」,共同改變『校園文化』,形成『嘉大文化(NCYU Culture)』!讓嘉大在學生心中閃耀,在社會舞台上發光,共創嘉大願景「光耀嘉義、揚名全國、躋身國際」的實踐。

  「教與學」,是「共同建構的教學相長」老師與學生同樣是學習者,透過互動彼此啟發、共同成長,而行政團隊,是學術單位最堅實的後盾,持續優化環境與資源,讓教育品質不斷提升。開學前,各單位已完成多項重要準備:諸如:
  • 教務處已完善數位學習教室與專業課程的連結;
  • 學生事務處已改善宿舍環境與啟動新生適應輔導及社團活動的準備;
  • 總務處確保教學場域安全、美觀,完成校園景觀美化工作;
  • 研究發展處繼續推動教師研究支持與產學合作;
  • 國際事務處落實『一系一院一國際化』的準備;
  • 其他單位也在『資訊安全、綠色校園、語言測驗、校友連結、產學合作與推廣教育』等方面全力支援。
  此外,今天特別針對高教『同質化』,如何來細緻地看待分享!從表層形式來看,許多友校/友系都在推創新教學、SDGs、USR、EMI、國際鏈結等,似乎有趨同的現象。

  但如果深入看內容會發現,嘉義大學的【唯一】特色亮點有
  • 推動【招生進路圖;學習地圖;課程地圖+學涯10跨;職涯進路圖】。
  • 創新教學『重中之重』是如何鼓勵學生參與課程及教師相互共享資源。感動的是:嘉義大學教師社群共有29+1(國際化種子社群)個社群;近三年新進教師超過100位師長,涵蓋:雙主修與輔系到19個跨領域學程,9個微學程;『嘉義巡禮Part I, II, III』,校訂課程,參與教育部『TAICA』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強化EMI 課程;推出的『AI數位與智慧學程』、『國際文化課程』等;
  • SDGs指標已納入課程設計,推進碳盤查與綠色校園行動。1) 課程內容採取永續SDGs議題對應;2) 開設永續SDGs相關通識課程,結合嘉義巡禮課程;3) 結合USR關注在地議題、場域選擇、行動策略,研議跨領域項目等;全球1,477所大學中,提升至第187名,彰顯嘉大永續發展領域的卓越表現。
  • USR實踐已制度化【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辦公室】的組織。包括:既有課程新增永續 SDGs內容;相關課程納為必修;教師研究計畫申請要求對應項目;納入教師多元升等條件;納入教師、系所及校務自我評鑑項目;推出SDGs /USR報告書;定期納入校務會議報告;研擬投入教師相關鐘點加給、彈性薪資或教學補助的可行性;考量推出永續/SDGs相關學程等。
  • EMI 推進雙語課程開課數量提升,特定領域國際合作持續增加。重點為大一英文課程強化,以及雙語教學的重點是教學方式的革新,包括:教師培力課程開設、學生英語輔導口說能力及寫作技巧等。
  • 國際鏈結:走出不同路徑。推動【嘉大十大國際化計畫;一系一院一國際化】
  正因為這些努力,嘉義大學在《遠見雜誌》全國綜合大學排名為23名,較去年進步4名,社會各界對我們的肯定與期待不斷增加,這是全體師長同仁共同奮鬥的成果。

  謹此,特別歡迎新進老師加入嘉大大家庭!您們帶來的新知識、新視野與新能量,將為嘉大的教學與研究注入活水。初到新環境,可能會面臨課程設計、學生互動、研究計畫等挑戰,但請放心,這裡有熱情的同事與完善的行政支援,會與您並肩作戰。期望您們以『熱情』點燃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創意』豐富嘉大的教育圖景,與我們一同追求的是不可取代的嘉大特色。

  新學期,讓我們一起啟航,嘉大加油!謝謝大家。
點閱 點閱:40 更新時間 更新時間:2025-09-05 10:15 發佈時間 發佈時間:2025-09-05 10:01 發佈單位 發佈單位:校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