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生物資源學系梁家源助理教授表示,皇蛾一年只有兩個世代,目前是第一世代破繭而出,羽化交配、產卵繁殖的季節,生態環境保育需要全民共同參與、重視與維護。
秉持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精神,嘉義大學景觀學系攜手植物醫學系、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及生物資源學系組成USR團隊,長期與嘉義縣中埔鄉中埔國小展開深度交流合作。本次活動由景觀學系陳佩君助理教授帶領各系學生,走入中埔國小與低年級及幼兒園學生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環境繪本導讀活動,希望透過繪本導讀、活體觀察與創意手作等方式,向學齡前與國小低年級孩童扎根環境永續之理念。
「嘉義巡禮」是一門以嘉大為起點,連結到嘉義縣市的跨領域課程,培育與在地化連結,貼近嘉義的人情味,促進地方再生,創造產業價值,善盡大學社會責任。111學年起,嘉義巡禮1.0~跨域,已開發【食農教育、產業加值】、【能源循環、環境永續】、【生態保護、跨域共學】及【人文歷史、地方創生】四大面向的21條路線;113學年推出嘉義巡禮2.0~產業篇,現階段開發5條特色領域路線並持續擴充中;另以阿里山水社寮學習研究教育中心為據點,規劃推出嘉義巡禮3.0~long stay。創新多元的「嘉義巡禮」課程都規劃好了,期待同學們來啟動這個自主學習的歷程。
高登畜牧場連友成畢業於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專攻豬隻營養、繁殖技術與牧場管理,並在學校牧場實習累積實務經驗。連友成繼承父親的養豬事業,導入科技管理與人道飼養,將配種、分娩、斷奶等各階段作業固定在每三週為一個循環,場內的生產節奏變得更為一致,也讓人力調配與空間規劃更具效率,並透過音樂來減壓,創造舒適的豬隻生活空間。連友成以實際成果證明了改變的必要性,將目光投向更具挑戰性的未來,朝著打造自己的品牌與永續發展邁進。
2025年第39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5月8日至9日在東京舉行。臺灣代表團不僅在技術創新上表現卓越,嘉義大學更以跨校整合與產學合作方式,成功打造出令人驚艷的成果。嘉大生化系陳政男教授、張心怡教授及農藝系許育嘉主任攜手嘉義地區高中職及企業,以綠色科技與植物資源的創新作品榮獲五面金牌及大會特別獎,成為全場焦點。這些綠色創新成果,充分體現人才培育與技術應用的雙重價值,也為全球永續健康注入更多臺灣智慧。
因應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需求,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呂英震主任與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合作,共同研發推出富含機能性成分的「益生菌甘藷粉」,結合甘藷營養與複合益生菌的雙重優勢,打造具膳食纖維及花青素等機能性的創新甘藷加工品,將傳統農產品結合食品加工科技,同時推動農產加工與功能性食品的發展,為甘藷產業開拓更多元的創新應用與高值化發展方向。
阿里山山葵經多年試種,克服病蟲害和高溫問題,終於在中海拔山區成功復育。參與計畫的嘉大生化系廖慧芬教授指出,山葵具有藥用及保健效果,1公克價格約在15元以上,目前己開發山葵燕麥產品,其它保健用品或健康食品也會陸續開發。植醫系陳以錚助理教授表示,山葵適合的栽種溫度在13~18度,中海拔山區氣溫提高、溫差改變,栽培過程中病蟲害問題會有顯著的不同。
國立嘉義大學「農林場實驗管理中心」係為:1.農學院為推動農業永續、碳匯淨零碳排、森林生態經營示範教學及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提供各學院師生教學實驗、研究、實習及推廣之用!2.林下經濟低中高海拔本土藥用植物的相關示範種植地!(中醫學系申請亮點與特色)3.「嘉義巡禮」part lll課程場域!4.農學院、生命科學院、獸醫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師範學院及人文藝術學院之交流、教學及研究資源,學生跨領域學習,培育具備產業知識及實務應用能力之高階技術人才等課程用!
第18屆惠蓀木文化節17日於南投惠蓀林場盛大登場,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的攤位人氣十足,吸引大量民眾報名參與DIY體驗。木設系黃瑋銓老師表示,今年規劃6個場次的木工手作活動,包含杯墊、手拿鏡子與益智魯班鎖,全數採用臺灣國產材紅檜與扁柏,活動全程免費,歡迎民眾親身體驗、認識臺灣國產材與木設系特色。李安勝主任表示,嘉大木設系強調創意設計與材料應用結合,鼓勵學生將生活需求轉化為創新木製商品。系上不僅培育學生創意與創業能力,也讓他們掌握天然材料加值應用的專業,為永續環保與生活美學開創新局。
嘉義大學除了有嘉義巡禮課程、師資培育課程、語言學習及USR計畫等優質學習環境外,還有可助您圓夢的國際雙聯學位、安心就學獎助學金、輔系與雙主修及U-start創業計畫等,來聽聽嘉大學生怎麼說
國立嘉義大學114學年度研究生床位申請公告
(6/11截止)113學年度嘉義大學餐廳招商公告(A14-214)
轉知台灣新竹忠信學校邀請教育工作夥伴徵新進教師
B、C型肝炎防治之知能宣導
B.C肝遠離我.pdf
腸病毒防治衛教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