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學年度第1學期 實習及實驗課程
課程名稱 |
學分數 |
上課時數 |
必選修 |
開課年級 |
授課教師 |
課程內容 |
1 |
3 |
必 |
1 |
方引平 蔡若詩 宋國彰 |
生物學為所有生物科學領域之基礎,希望透過「做中學」,探索生物學,藉由觀察與操作,與生物學正課結合,讓學生除了了解科學研究過程,也希望建立學生謹慎、觀察能力與研究興趣。 | |
1 |
3 |
必 |
1 |
連經憶 |
結合普通化學課程,經由動手操作實驗而印證化學原理,學習如何撰寫科學報告,使學生具備資料蒐集、數據分析、書面及口頭報告的能力。實驗課程包含計量化學、酸鹼平衡、氧化還原反應、分析化學與材料化學等相關實驗,題材乃選取能激發學生對周遭化學現象適當關切者為主,修習本課程後可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化學觀念及實驗技巧,並了解多種化學相關之分析方法,有助於學生建立正確的化學分析概念。 | |
普通物理學實驗 |
1 |
3 |
必 |
1 |
洪一弘 |
以學生實作為主,輔導學生進行實驗與結果分析、討論及上臺報告。課程內容包含:基本度量 、單擺、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力學簡諧振盪與阻尼振盪、轉動慣量、浮力、自由落體、弦振盪及彈簧振盪、楊氏係數、比熱等 |
1 |
3 |
必 |
2 |
陳政男 翁秉霖 林芸薇 魏佳俐 張心怡 |
配合生物化學課程,進行生物化學實驗操作。分別針對生物小分子、蛋白質及核酸巨分子進行分離、純化及分析實驗,提供學生對生化實驗基本認識。 | |
分析化學實驗 |
1 |
3 |
必 |
2 |
吳進益 |
經由實驗操作熟悉分析化學之基礎觀念-即量測工具之校正、了解量測中誤差之來源及統計之應用、定量之基本方法,即基礎之分析方法,使學生在學習各種理論之後能實際演練基本的分析實驗觀念及技巧,並藉此培養其實驗設計的概念及能力,並學習分析數據處理、作圖及解釋。 |
1 |
3 |
選 |
2 |
黃啟鐘 |
本課程配合正課課程內容,使學生認識昆蟲之外部形態及其內部構造。 | |
1 |
3 |
必 |
3 |
方引平 陳瑞祥 |
課程藉由觀察與操作,與遺傳學正課結合,讓學生得知科學研究的過程,並建立學生謹慎的態度與研究的興趣。課程內容包含基礎遺傳學法則的推演、機率及哈溫平衡的檢測、有絲與減數分裂、染色體製備與分析,以及基礎分子遺傳學的方法。 | |
3 |
3 |
選 |
4 |
蕭文鳳 |
介紹農業經濟作物病蟲害的生態習性、為害方式及配合田間實際診斷技術與管理方法。 | |
植物病害診斷與管理 |
3 |
3 |
選 |
4 |
曾素玲 |
介紹農業經濟作物病害的種類及配合田間實際診斷技術與管理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