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恭賀!本系陳國隆教授研究團隊榮獲2025未來科技獎

國立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陳國隆教授帶領農業科學博士學位學程李越勝博士、農業科學博士學位學程蕭雅齡博士生,並結合農業部畜產試驗所李宗育副研究員與洪靖崎副研究員,共同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以「提升雞隻生產效益『減少碳足跡』」技術,榮獲「2025未來科技獎」。

該獎項由經濟部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共同主辦,頒獎典禮將於2025年10月18日於「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舉行,展覽自10月16日至18日於台北世貿中心展出,屆時將公開展示本項技術成果。本屆共有500多件申請案、83件獲獎;本技術為今年度農業生產領域唯一獲肯定的未來科技技術。

團隊以特殊篩選出的高產表面素枯草芽孢桿菌LYS1為基礎,將大豆殼、麩皮及收成後菇包等纖維原料30-50%作為發酵基質,成功轉化為高效飼料原料及添加物。研究證實,LYS1對禽畜致病之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具良好抗菌活性,有助於提升動物健康並降低疾病風險。應用於肉雞飼養,添加1-2%濕式發酵產物(FPA)可完全取代魚粉,提升生產效率12%及經濟效益9%。添加0.1%乾式發酵產物(FPB)可取代抗生素生長促進劑,降低抗藥性菌株產生風險,並提升經濟效益7.8%。

透過本技術,已能有效利用農業副產物於畜禽飼養過程中,不僅減少廢棄物堆置與燃燒,亦能優化飼養效率,實現循環經濟與節能減碳的綠色生產模式。研究團隊表示,該成果亦呼應國際「淨零碳排」與「無抗養殖」趨勢,展現台灣畜牧業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技術成熟度已達TRL9,具備噸級量產與實地場域應用能力,並已取得發明專利與兩篇SCI Q1論文發表,展現科研前瞻性與產業價值。此成果亦曾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及2024「發光、發亮」農業生技創新創業競賽亞軍,再次彰顯嘉義大學在動物科學、應用化學及微生物等領域的卓越研發實力。研究團隊期望未來能拓展至豬隻、反芻動物及水產養殖,推動台灣畜牧產業邁向低碳永續。

點閱 點閱:4 更新時間 更新時間:2025-09-10 15:43 發佈時間 發佈時間:2025-09-10 15:43 發佈單位 發佈單位:動物科學系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