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虎頭蜂

虎頭蜂

蕭文鳳

進入三月春天的腳步近了,大地復甦,生物紛紛出現,此時我們也得注意少數昆蟲的行為。其中之一是不能掉以輕心的虎頭蜂虎頭蜂分類地位屬於昆蟲綱膜翅目,為社會性昆蟲,成員包括一隻負責生殖的蜂后,還有大量的雌性工蜂,雄蜂僅佔少數。台灣有七種,其中會致人於死的只有中華大虎頭蜂及黑絨虎頭蜂。

發生事例

過去在台灣發生被虎頭蜂攻擊死亡的案例有(1) 19851026,台南縣佳里鎮仁愛國小師生70人前往曾文水庫郊遊,被大量虎頭蜂襲擊,造成陳益興老師與二名學生死亡。(2) 2009920日,一群登山客在台北縣雙溪中坑古道遭大批虎頭蜂攻擊,造成一名女性登山客死亡。(3) 2011819新竹週歲女童被住家窗戶外的黃腰虎頭蜂攻擊死亡。(4) 201192台北市陽明山傳出虎頭蜂攻擊消防人員的事件,造成一名分隊長和隊員,頭部和頸部分別被螫了數十針,分隊長還因為昏迷住進加護病房,所幸經過急救,總算脫離險境。(5) 20131113在慈湖五位遊客被虎頭蜂螫傷,毒液灼傷警衛眼睛

 

習性

中華大虎頭蜂

主要分佈於中海拔山區 1000~2000公尺,多築巢在土穴、石穴或樹洞。

距離巢2-5公尺就有攻擊行為

黑絨虎頭蜂

又稱黑腹虎頭蜂,主要分佈於中海拔山區 1000 ~ 2000公尺,少數分佈於高低海拔。三、四月間開始築巢,初期築巢於土穴、灌木、雜草或屋簷下,後來會遷移至高大的樹枝上,蜂巢以上之枝幹會枯萎變黃。

距離巢5公尺外就有攻擊行為

 

        虎頭蜂主要的危害季節為秋季,每年八月到十一月,但會因當年的氣候而改變,有些專家建議可於每年四、五月間用誘集器或燈光誘殺蜂后,以減少其族群。

為何一旦被一隻虎頭蜂螫叮後,很快就遭到整群虎頭蜂的攻擊?這是因為胡蜂螫人時,螫針與警戒費洛蒙會同時留在人的皮膚內,而警戒費洛蒙的氣味便借著人類揮舞趕走蜂的動作擴散到空氣中,當其他虎頭蜂個體聞到此氣味,立即聚集攻

 

症狀

虎頭蜂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毒腺內的蜂毒是由多種胺基酸組成毒蛋白,被叮螫後會出現紅腫、奇癢、刺痛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過敏體質的人休克死亡。

 

        1. 單隻蜂螫到時:患部腫脹、劇痛、發熱。若螫到神經時,會造成神經麻

    痺。若螫到喉部或口腔,則造成呼吸困難。

  2. 單隻蜂螫到時(發生過敏反應時):有些人在30分鐘至二小時內發生,會

  產生發癢、不舒服、暈眩、胸部不適、明顯腫脹;嚴重時會呼吸困難、

  或休克。

3. 多隻蜂(20~30)攻擊時:會頭暈、發熱、嘔吐、肌肉收縮、溶血等。

 

正確的防蜂之道

a.       當我們在郊外時應避免走草叢,看到蜂窩時不要好奇去敲打它,應繞路而行

b.        虎頭蜂喜歡顏色鮮明且具有芳香味的花卉植物,秋季登山時,宜穿著淺色的衣服夾克及帽子與自然環境相調和,另外避免使用香水,因虎頭蜂可能會被吸引。

c.       虎頭蜂領域性極強,一旦人類侵入其地盤,則會攻擊。若遇一、兩隻虎頭蜂在頭上盤旋,應快速前進不加理會,記住不要用手去揮拍。最好能用淺色衣物遮住頭部靜止不動,慢慢循原路退回,一旦退出其領域它就會飛走。遇群蜂追襲時,可蹲下不動,儘量將頭、頸、手用外衣保護,遭蜂螫可以濕冷毛巾輕敷傷處,並儘速就醫。

d. 若遇到蜜蜂或虎頭蜂攻擊,該如何因應?若不小心被叮螫,該如何處理?

作者曾有被蜜蜂及細腰蜂螫過的經驗,被蜜蜂螫到手指時是發生在校

園,所以能立刻到實驗室用鑷子取出螫針並塗抹氨水;被細腰蜂螫時,

當時是在野外採集,也是先以鑷子取出螫針後,趕赴醫院請醫生處理,

注射藥物後,在醫院觀察約一小時就離去。

螫針的去除:可用尖頭的小鑷子或刀背、厚紙片沿著皮膚表面刮去螫針。

                傷口處理:可用冰敷、止痛藥物、抗過敏藥或消腫藥物塗抹。

 

點閱 點閱:119 更新時間 更新時間:2014-03-05 11:15 發布單位 發布單位:植物醫學系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