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一年一度植樹節前夕,嘉義大學今(11)日於蘭潭校區綜合教學大樓前滯洪沉砂池邊舉辦「守護嘉大校園 種下幸福未來」植樹活動,由林翰謙校長率領陳瑞祥副校長、張俊賢副校長、朱健松總務長及林芸薇主任秘書等主管,以及總務處各組隊同仁、工讀生同學,共同參與2024年植樹節活動,為守護嘉大校園,推動永續校園盡一份心力,種下幸福未來。
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總務處同仁在學校校園美化及生態環境保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感謝總務處籌劃此次植樹節植樹活動。嘉大配合國土及縣市綠網與藍帶政策,獲經濟部水利署與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補助進行雨水貯留系統與滯洪池的美化改善,可從事環境生態美化、生態區復育及生物多樣性研究等,並透過「嘉義巡禮」課程進行人才培育,積極推動環境、生態及節能減碳,符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此次植樹活動所種植的樹種為「風鈴木」,臺灣引進的風鈴木種類非常多,每當春天到來,即是風鈴木綻放的美麗季節。總務處洪泉旭簡任秘書表示,國人常把開紅色系花朵通通稱做「洋紅風鈴木」,其實「洋紅風鈴木」和「風鈴木」兩種植物從花的特徵、葉片及落葉情況可以簡易區別出來。洋紅風鈴木又名粉紅風鈴木學名Tabebuia rosea,花較大,小葉全緣,花粉紅色,冬天幾乎不落葉,春季開花時會換葉,邊開邊落葉,花期一般是3月至5月,單一棵樹花期約3至5週。風鈴木現在用的學名則是Handroanthus heptaphyllus,花較小,小葉鋸齒緣,花紫紅色,冬天通常會落葉,落葉後開花,花期約在11月至隔年3月,單一棵樹花期約3至5週;中文就稱為風鈴木即可,不用再給他其他如紅花、紫紅花的形容詞。
總務處營繕組王勝賢組長表示,此次植樹地點位於滯洪沉砂池護岸坡上,該滯洪池改善工程為112年爭取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補助辦理。景觀學系王柏青主任在此周圍調查時,發現有臺灣特有種南海溪蟹之足跡,是以於設計及施工階段皆進行生態檢核,並將生態棲息之維持納入考量,經改善工程完竣後,除維持既有滯洪功能外,亦兼顧周邊生態之維持。
嘉大朱健松總務長表示,蘭潭校區校園廣闊,為延續校園綠樹成蔭,以及型塑四季不同風貌校園景觀,需有規劃性地種植樹苗或補植植栽,期讓師生及民眾悠遊或休憩於如詩如畫的優美校園內。此次滯洪池池岸植樹活動象徵學校為綠色大學、永續校園的目標持續努力、精進不懈之意象,朝向校園綠美化更加確實、校園景觀更美好邁進。
圖1:嘉大今日由總務處舉辦「守護嘉大校園
種下幸福未來」植樹活動。
圖2:林翰謙校長、朱健松總務長及林芸薇主任秘書與同仁守護嘉大校園一起種植風鈴木。
圖3:林翰謙校長致詞。
圖4:總務處洪泉旭簡任秘書介紹該日種植的樹種「風鈴木」為薩爾瓦多的國樹,以及種植步驟與技巧。
圖5:總務處營繕組王勝賢組長說明該植樹地點之整建過程及特有生態。
圖6:陳瑞祥副校長與同仁種植風鈴木。
圖7:張俊賢副校長與同仁種植風鈴木。
圖8:總務處同仁示範種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