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學為協助教師提升研究量能與國際學術能見度,9月4日舉辦「教師學術研究增能工作坊」,邀請國科會學門召集人、國際期刊編審與校內優秀教師共同分享研究與投稿經驗,內容涵蓋提案技巧、期刊投稿、教師社群合作經驗,以及各部會研究資源與行政流程。期盼透過全方位的增能課程,協助教師在研究領域中更加精進,並促進跨院系合作與資源整合。
活動由林翰謙校長揭開序幕,校內外貴賓齊聚一堂,展現嘉大對研究發展的高度重視。林校長致詞表示,研究是大學永續發展與國際化的重要基石,透過此次「教師學術研究增能工作坊」,不僅提供教師專業知能的養分,更搭建了一個跨領域交流的平台。嘉大將持續辦理類似活動,協助教師掌握最新研究趨勢與資源管道,強化研究能量,進而提升嘉大的學術地位與社會影響力。
活動開始首先安排「教師相見歡」,讓來自三校區、七個學院的教師進行交流,藉由Bingo破冰遊戲互動,快速建立彼此連結,認識不同專長領域教師,為後續的研討奠定良好的合作氛圍。透過這樣的安排,期能打造一個具凝聚力的研究社群,讓新進教師與資深教師都能在分享與互動中獲得啟發,並在未來研究計畫推動過程建立起更緊密的合作網絡。
上午重頭戲為「國科會提案技巧與審查重點分享」,特別邀請中興大學森林系王升陽特聘教授,針對理工學門研究計畫的申請與審查要點進行深入分析;教育學門則由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劉惠美教授主講。兩位講者皆具備多年參與國科會計畫審查與研究推動經驗,從研究計畫的核心概念、研究方法設計,到如何呼應國科會政策方向,逐一分享成功撰寫計畫書的關鍵。現場教師踴躍提問、討論熱烈,均表示獲得了寶貴的申請經驗與實務建議,對爭取研究資源更具信心。
下午進行「期刊投稿經驗分享」與「教師社群合作經驗分享」。「期刊投稿經驗分享」部分,理工領域由具有豐富IEEE國際期刊編審經驗的電機系江政達教授主講,教育領域則由具有豐富SSCI國際期刊編審經驗的教育系洪如玉特聘教授分享,從編審角度切入,點出投稿論文常見的盲點,並提醒教師須重視研究倫理、論文架構完整性與國際趨勢。透過這些經驗分享,教師們對如何將研究成果成功轉化為高品質論文有了更深的認識,有助於提升嘉大在國際期刊上的能見度。「教師社群合作經驗分享」部分,由特教系江俊漢助理教授以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跨院研究社群的合作,整合不同專業領域資源,激盪出更多創新研究題材。江老師特別強調,研究並非孤軍奮戰,唯有透過同儕支持與跨域協力,才能形成永續且具影響力的學術成果。此環節啟發許多教師思考如何在自身研究領域外,積極尋求跨界合作的機會。
為增進教師對各類計畫申請與行政作業流程的了解,釐清過往常見的疑問,研究發展處學術發展組同仁特別針對研究計畫行政與資源運用進行完整說明,內容涵蓋國科會計畫、政府部門與民間機構計畫、約聘助理聘用規範、行政管理費使用原則、產學人才共育機制與學術獎勵制度。最後的綜合座談與Q&A,教師們針對計畫申請細節、研究倫理、合作模式以及助理聘用制度提出實務面問題,講者與行政團隊皆逐一回應,現場交流熱絡。
整場工作坊於下午五時圓滿落幕,與會教師皆表示收穫豐富,無論在研究能量提升、跨域合作、計畫申請或投稿技巧掌握,以及行政資源運用等各方面,都獲得實質的幫助,對於爭取研究計畫及投稿國際期刊更具信心。
圖1:林翰謙校長致詞強調研究是大學永續發展與國際化的重要基石。(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
圖2:中興大學森林系王升陽特聘教授分享理工學門「國科會提案技巧與審查重點」。(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
圖3: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劉惠美教授分享教育學門「國科會提案技巧與審查重點」。(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
圖4:電機系江政達教授分享IEEE國際期刊投稿經驗。(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
圖5:教育系洪如玉特聘教授分享SSCI國際期刊投稿經驗。(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
圖6:葉郁菁研發長致贈王升陽特聘教授嘉大紀念品。(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
圖7:特教系江俊漢助理教授分享「教師社群合作經驗」。(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
圖8:特教系黃楷茹助理教授分享「教師社群合作經驗」。(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
圖9:參與活動教師針對教師社群合作進行意見交流。(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
圖10:「教師學術研究增能工作坊」參與師長與校外貴賓合影。(照片由研究發展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