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學積極鼓勵教師自發性組成教師專業社群,推動同儕專業互動與成長,以深化教學精進。農學院「AI融入教學教師成長社群」9月16日舉辦專題講座,邀請拿曼大(LA MATA)莊竣翔負責人蒞校,以「論AI平台幫助地球環境與食物剩餘循環」為題,結合產業趨勢與實務案例,與農學院師生分享人工智慧在食品及肉品產業的創新應用。
拿曼大起源於肉品產業,擁有自家西班牙伊比利豬牧場,並逐步導入AI管理模式,朝向全方位E化食品公司邁進,建立完整的垂直整合供應鏈。其業務涵蓋牧場飼養、專業加工、食品分銷及直營餐飲,不僅能全程掌控產品品質與效率,亦能靈活回應市場需求。例如:自有牧場飼養的伊比利豬直供高端餐飲市場;標準化加工流程則與國內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合作;透過直營餐飲蒐集市場即時回饋,公司得以快速優化產品與服務策略,逐步發展成兼具平台價值的整合型企業。
莊竣翔負責人在講座中亦介紹自家開發的「奔食POON」平台,該平台以智慧媒合系統為核心,讓「即期品」與「過剩食品」重新流通市場,透過「食物救援」模式有效連結資源與需求,實踐減少浪費、推動綠色循環經濟的理念。
此次講座不僅為嘉大農學院與動物科學系師生提供寶貴的產業洞察與學習機會,更促進校內外跨領域知識交流。嘉大期盼藉由AI與食品科技的結合,推動臺灣農業與食品產業邁向創新發展與永續價值。
圖1:農學院師生參加「論AI平台幫助地球環境與食物剩餘循環」講座與莊竣翔負責人合影。(照片由陳祥良老師提供)
圖2:莊竣翔負責人分享自家開發的「奔食POON」平台。(照片由陳祥良老師提供)
圖3:「論AI平台幫助地球環境與食物剩餘循環」講座吸引農學院師生熱烈參與。(照片由陳祥良老師提供)
圖4:動科系林高塚名譽教授參與講座向主講人提問。(照片由陳祥良老師提供)
圖5: 農學博士班學生李彥志與主講人互動。(照片由陳祥良老師提供)
圖6: 動科系陳祥良老師開場介紹主講人莊竣翔先生。(照片由陳祥良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