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嘉大農生系推動學習國際化 莊慧文教授赴印尼擔任國際會議主題演講人暨多校客座講座

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莊慧文教授9月份受邀前往印尼參與多項國際學術交流。9月10日出席於三寶壟(Semarang)舉行的「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CAS)」學術研討會發表Keynote speech; 17–18日出席瑪琅(Malang)舉行的「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Energy and Environmentally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CoN-BEAT)」學術研討會擔任 Keynote speaker,演講主題聚焦於「生物刺激素」在作物逆境耐受與永續農業之角色。

莊慧文教授亦受邀擔任印尼迪波尼哥羅大學(Universitas Diponegoro, UNDIP)客座教授,9月9–13日在農業與畜牧學院之「農業生態科技學程」進行專題授課與學術交流,行程包含受邀在ICAS學術研討會發表「Enhancing Horticultural Crop Resilience: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Biostimulant-Based Strategies for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專題及客座講座「How Plants Cope with Environmental Stress: Strategies Using Biostimulants」,並與該院師生座談及田野參訪等。此外,瑪琅的布勞爪哇大學(Universitas Brawijaya, UB)亦發函邀請莊慧文教授9月15日在該校「Tropical Transitions」國際暑期課程中擔任客座教授,與印尼及多國學生進行跨校線上與實體混成教學。

莊慧文教授此行之核心議題為「生物刺激素在作物抗逆中的應用」。依迪波尼哥羅大學客座教授計畫書所示,課程聚焦於乾旱、鹽害與高溫等非生物逆境下之生理與分子層級調控,並綜整海藻萃取、腐植物質、蛋白水解物與微生物製劑等不同類型生物刺激素之作用機制與田間應用,強調從抗氧化系統、荷爾蒙調節到滲透調控等路徑提升作物韌性。就教學層面,波尼哥羅大學客座講座對象為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內容涵蓋生物刺激素定義、常見類型與實務操作方法(種子包衣、土壤施用與葉面噴施)及其對提升逆境下產量、減少化學投入與改善土壤健康之效益。

另外,莊慧文教授在 ICoN-BEAT學術研討會的Keynote主題為「The Role of Biostimulants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與 ICAS學術研討會的主題相互呼應,從國際會議延伸至跨校課程,展現完整的研究到教學串連,強化嘉大在永續農業與作物逆境生理領域的學術能見度

此次印尼行程亦回應印尼各大學對於國際合作與人才培育的期待。迪波尼哥羅大學於客座教授計畫明列目標:促進農業科學領域之國際合作、增進師生接觸全球前沿研究、強化迪波尼哥羅大學與嘉大之學術網絡與能見度,具體體現「學習國際化」的策略方向。

嘉大農生系表示,未來將以此次合作為基礎,持續深化與印尼各大學在課程、研究與學生移地學習上的交流,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連結國際農業與永續議題,培養跨域整合與國際溝通能力;同時,也將把莊慧文教授在會議與課程中之最新研究觀點納入農生系課程與師生研究中,擴大教學與研究影響力

  

圖1: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莊慧文教授受邀於ICAS國際會議發表主題演講。(照片由農業生物科技學系提供)



圖2:ICAS國際會議主題演講人海報。(照片由農生系提供)



圖3:莊慧文教授受邀於ICoN-BEAT國際會議發表主題演講。(照片由農生系提供)



圖4:ICoN-BEAT國際會議海報。(照片由農生系提供)

點閱 點閱:275 更新時間 更新時間:2025-10-07 13:45 發佈時間 發佈時間:2025-10-07 13:45 發佈單位 發佈單位:嘉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