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從嘉義到清邁 嘉大打造低碳農業國際合作新標竿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議題備受關注的當下,嘉義大學與泰國清邁大學(Chiang Mai University, CMU)再度攜手,10月27日至30日展開新一輪跨國學術交流與研究合作。此次合作聚焦「低碳農業生產」與「高地農林共生系統(Agroforest Ecosystem)」,為亞洲農業永續轉型注入新動能,展現高等教育機構在國際永續發展行動中的關鍵角色

本次由嘉大農藝學系黃文理教授領軍的「低碳農業合作小組」出訪清邁,成員包括曾鈺茜副教授、生物資源系林蔚任助理教授及兼任國際處國合組組長的陳宣汶副教授,並率領七位嘉大學生前往清邁大學農學院進行為期四天的學術交流。此行不僅延續兩校自2019年締結姊妹校以來的堅實合作基礎,更具體擘劃雙方在低碳農業研究、教育與技術應用之藍圖,深化「學術研究x實務應用x人才培育」之國際鏈結。

清邁大學農學院院長Daruni Naphrom教授表示,永續農業不僅是科學研究的目標,更是大學對全球社會責任的實踐。清邁大學長年致力於低碳與循環農業推動,旗下的「蘭納稻米研究中心」與「高山森林農業研究中心」累積豐富的田野經驗與研究成果。該校近期提出的「Biopolis生物科技園區」更被列為校方六大戰略之一,致力於推進綠能與低碳生物科技之整合創新,朝向2032年達成碳中和大學(Carbon Neutral University)目標邁進。

嘉大與清邁此次合作的核心議題之一,是針對低碳稻米與咖啡生產系統的聯合研究雙方團隊就碳匯方法學、低碳農法技術及林下農業碳收支模型展開深入交流。林蔚任助理教授分享其高山咖啡碳收支模型研究成果,期望未來能在清邁高地農業場域實地驗證,推動跨國研究成果的落地應用與技術共創

黃文理教授則指出,清邁大學在高地精緻農業與低碳技術上的累積經驗,對臺灣農業的綠色轉型具有高度參考價值。曾鈺茜副教授亦與清邁大學農學院副院長Associate Prof. Tonapha Pusadee針對雜糧間作體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測方法進行專業交流,期能建立適用於亞洲熱帶地區的農業碳管理模式。

訪問期間,嘉大團隊先後參訪清邁農學院、高地實驗站及蘭納稻米研究中心,深入了解泰北地區農業研究與田間管理技術。特別是造訪位於素帖山國家公園(Doi Suthep National Park)的Khun Chang Kian高地農業研究與訓練中心,該中心融合農業研究、教育訓練與自然保育於一體,是全球少見的高地農林共生生態系統典範。其設立的咖啡種源保護中心收集全球多樣咖啡品種,不僅支援在地小農生產,更保存作物基因多樣性,成為兼具科研與永續教育的重要據點。

國際處國合組陳宣汶副教授強調,嘉大與清邁的合作不僅限於技術層面,更涵蓋文化理解與教育交流。透過雙方學生的互訪與現地參與,嘉大團隊得以深入體驗泰北農業的生態智慧與永續實踐模式。此行不僅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也為兩校在「第四屆嘉大x清邁x香川三校永續論壇」中,持續深化合作奠定人文與學術雙基礎,預期未來將結出豐碩的跨國研究成果,為亞洲永續農業發展描繪新典範。


圖1:嘉大師生訪團於清邁大學農學院合影。(照片由清邁大學農學院提供)


圖2:嘉大生資系林蔚任助理教授(左)與清邁大學農學院副院長Associate Prof. Tonapha Pusadee討論合作研究計畫書的架構。(照片由清邁大學農學院提供)


圖3:清邁大學農學院低碳咖啡研究團隊新進成員Assistant Prof. Dr. Nuttapon Khongdee。(照片由清邁大學農學院提供)


圖4: 嘉大低碳農業研究小組成員:黃文理教授(右三)、曾鈺茜副教授(右二)與林蔚任助理教授(左一)參訪清邁大學蘭納稻米研究中心,與中心主任Prof. Chanakan Promuthai(左三)和中心研究人員合影。(照片由清邁大學農學院提供)


圖5:嘉大師生訪團與清邁大學高地農業團隊在Khun Chang Kian高地農業研究中心咖啡園中的溫室氣體通量塔前合影。(照片由清邁大學農學院提供)


圖6:嘉大農藝系曾鈺茜副教授與清邁大學農學院副院長Associate Prof. Tonapha Pusadee在作物中心實驗田,針對雜糧間作體系溫室氣體排放有深入討論。(照片由清邁大學農學院提供)

點閱 點閱:221 更新時間 更新時間:2025-10-31 16:38 發佈時間 發佈時間:2025-10-31 16:38 發佈單位 發佈單位:嘉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