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剪影與說明
一、開幕式
日期:107年10月25日(四)
時間:08:30-09:00
地點:教育館 B03-103 演講堂
主持人:林明煌 教授 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貴賓致詞:黃財尉 教授 嘉義大學學務長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二、主題演講Ⅰ
主持人:洪如玉 教授 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演講者:Professor Richard Heraud University of Waikato
翻譯人員:王清思 教授 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演講主題:Education, Innovation, Disrup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Teacher Agency
內容大綱:
創新型大學是否具有創新性的問題是一個視角問題。創新的價值應該由市場來調節。然而,創新不能總是在短期內或通過市場表現來衡量 - 教育是一個長期項目。例如,學生對期貨的既得利益超出了人力資本的初始價值。這種對教育目的的理解上的差異可能導致學生創新在大學如何理解變革價值的背景下具有破壞性。教師不可避免地牽連到這場衝突中,他們不僅要塑造他人,還要關注他人的塑造。我們如何理解技術的作用對於理解學生/教師關係的問題至關重要。因此,我預計我們正在朝著學生在管理變革方面擁有更大主角的方向發展。考慮到這些想法,我將討論創新作為一個類別的歷史,技術在教育創新中的地位,學生破壞作為對創造性破壞的肯定,以及在製度權力關係等級內合作的重要性如何促成我們如何可能會考慮教育方面的技術創新。
三、論文發表1
|
|
伝統文化教育についてのプログラム開発—世界文化遺産醍醐寺と公立中学校の連携授業を通して— |
日本の小学校の特別活動におけるOECD準拠型コンピテンシーの育成過程―小金井第二小学校の学級活動を事例として― |
|
|
綜合認知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於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問題個案報告 |
E世代「孝道教育」遇上「兒童哲學」:「兒童哲學團體探究概念」融入「孝說課程」之運用 |
|
|
E化世代下教師管教方式與其扮演角色之分析探討 |
厭食症與運動 |
四、教育論壇
主持人:丁志權 教授 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與談人:台灣-歐用生教授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日本-古賀一搏 教授 日本廣島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
印尼-Dr.Ali Mustadi 印尼日惹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
|
主持人介紹與談嘉賓 |
台灣學者-歐用生教授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
|
|
日本學者-古賀一搏 教授 日本廣島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教授 |
印尼學者-Dr.Ali Mustadi 印尼日惹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
|
|
五、論文發表2
|
|
退休制度改革對教師信念影響之研究 |
幼兒園教師運用社區與家長資源進行主題教學之個案研究 |
|
|
關於日本義務教育階段不登校問題的相關研究-以「教育機會確保法」為中心 |
普通班教師與星兒的無限可能 |
| |
主持人、發表者及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
六、論文發表3
|
|
E化世代大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與人際關係支初探 |
E化世代下韓國與我國初等教育制度及特色比較之分析探討 |
|
|
日本飲食教育對台灣的啟示 |
多元識讀應用於國文補救教學革新之探究 |
|
|
以刻意練習應用於國小二年級提升 |
頒發發表證明書及合影留念 |
七、主題演講Ⅱ
主持人:林明煌 教授 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演講者:黃政傑 教授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名譽教授
演講主題:從課審看E世代教育課題
內容大綱:
十二年國教即將上路,課程審查到底審什麼?該如何審?以及當中的教育問題,課程大師-黃政傑教授親自解答,揭開課審神秘面紗。
八、論文發表4
|
|
角色衝突下的愛情:師生戀 |
E化世代教育革新的教學實踐與教師省思:以兩位國中老師試行兒童哲學團體探究教學法之經驗為例 |
|
|
兒童哲學教材開發問題之探討-以澳大利亞與中國為例 |
部件意義化識字教學法對提升三年級讀寫障礙學生讀寫能力之研究 |
|
|
公辦民營托嬰中心主管領導經營與管理之探討 |
以「品」進球-品格教育融入籃球運動之個案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