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一、為培養通識素養並結合在地關懷,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邀集本校各專業領域優秀教師開設「嘉義巡禮」微學分課程,跳脫單向授課,藉由帶領學生走到戶外,體驗跨文化素養、跨領域知識與跨經驗之微學分課程,使學習過程多元化、深度化,並增進本校學生對於嘉義縣市人文、歷史、地理、生態等各面向之了解與認識。
二、歡迎報名修習「嘉義巡禮」微學分課程,每一微學分課程活動全程參與並通過評量者可獲 0.5 學分,折抵通識自主學習(最多 2 學分),詳細抵免可參考本校彈性學分課程實施要點(附件 1)。本學期校園外嘉義巡禮微學分課程每人限修習 2 門,校園內嘉義巡禮微學分課程不限門數。
三、112-2 學期「嘉義巡禮」通識微學分課程資訊如下:
(一)對象:本校大學部學生;未額滿課程將於課程開始前 10 日開放本校研究所學生與教職員參加。
(二)課程資訊:https://reurl.cc/OGrXrv。
(三)報名網址:
- 校園外課程報名路徑:https://reurl.cc/mrM2DY (Beclass)。
- 校園內課程報名路徑:https://reurl.cc/LA8m5a(校務行政系統/校內研討會資訊)。
校園外課程(限修 2 門):
- 2 月 26 日(星期一)13:00 起至 3 月 8 日(星期五),額滿為止,課程若尚有名額,將開放至課程開始前 10 日。
- 3 月 25 日(星期一) 13:00 起至 4 月 1 日(星期一),額滿為止,課程若尚有名額,將開放至課程開始前 10 日。
- 若已報名第 1 階段課程,請務必至報名所登錄之信箱(學校信箱)查詢第 1 次報名之序號、密碼,始可報名第 2 階段課程。
2 月 26 日(星期一)13:00 起至課程開始前 10 日,額滿為止。
各課程錄取名單公告於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網站、Facebook 及Instagram,如有餘額亦同步公告周知。
(五)注意事項:
- 本課程無法請假(病假、喪假除外,需檢附佐證資料),亦不可申請公假,選課前請務必確認課表、行程與上車地點再行報名,無故缺課列為黑名單,禁止報名下一學期嘉義巡禮課程。
- 課程應全程出席,未全程出席或未完成課程要求者,不予通過該課程。
- 嘉義巡禮微學分屬自主學習課程,不可與其他正式課程衝堂;請以正式課程為主,不得以修習嘉義巡禮課程為由向其他正式課程申請公假。
- 各嘉義巡禮課程之行前通知或公告,請於開課前至輔助教學平台查閱,不再另以 Email 通知。
112-2 學期「[嘉義巡禮]嘉義植物園沉浸式體驗」與 111-2 學期開設「[嘉義巡禮]嘉義植物園及周遭生態」為相同課程,勿重複修習,畢業學分僅採計 1 次。
(七)課程若有調整或最新消息,公告於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網站、Facebook及 Instagram。
(八)報名嘉義巡禮課程代表同意授權本校以拍照及錄影方式記錄過程,並同意照片及影像(統稱肖像)做為未來非營利之教學、學術研究或出版之使用。有關肖像使用權參閱下列事項:
- 本校謹遵守肖像內容以上課教學與過程為主,不涉及學員私人領域。
- 本校謹遵守肖像做為教學、學術研究或出版之使用,非其他用途。
- 學員同意拍攝肖像歸本校所有,並可依上述需要,製作剪輯或說明。
- 報名視同同意上述之肖像影音授權,事後不再另行通知。
五、本學期開設之通識微學分(含數位科技跨域學習、嘉義巡禮及其他微學分)課程資訊,可至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通識教育課程資訊/通識微學分項下查詢開課資訊(https://reurl.cc/ed1bax)或由本校首頁/E 化校園/校務行政/全校課程查詢/微學分相關作業項下查詢(https://reurl.cc/a1r1al),歡迎有興趣的學生踴躍報名修習。
六、如有相關問題,請電洽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05)2717181 李宜儒專任行政助理、陳怡諭專員。